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乡试分为三场,每场考三天两夜,共九天六夜。
第一场,《四书》三道,《五经》四道;第二场,论一道,判语五条,诰、表、内、科一道;第三场,经史时策五道。
现在进行的是第一场,四书三道和五经四道共七篇八股文。以着童子试时的速度,这其实就是不到两天的题量,林晧然的速度自然是可以做完考题。
将徽墨加清水研好在端砚后,林晧然便铺开一张草稿纸,准备开始做题。
第一题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是一道标准的四书义,出自于《论语·述而》,意思是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这是孔子的一个教学方法的原则,体现了儒学积极学习的态度。
只是这话理解起来容易,但要进行浓缩与精炼,却不算是易事。若是在这道破题中出了差错,有些考官甚至后面的内容都不看,直接将试卷打落了。
“圣人不轻于启发,欲有所待而后施也。”
林晧然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轻轻蘸上墨汁,便在草纸上便写下了这一句破题。这句话将孔圣人的教学原则进行归纳,将这个大道理精准地说了出来。
“夫夫子固欲尽人而启发之,而无如不愤不悱何也!欲求启发者,亦知所省哉!”
在破题后,林晧然又对孔圣人的教学原则进行论述,开始运用“尽人而启发之”进行举例,然后再跟孔圣人的教学原则作对比,突现了孔圣人的“英明神武”。
“且学之中,必有无可如何之一候焉。自学者不知,而教者虽有善导之方,往往隔而不入。夫至隔而不入,而始叹善导之无益也;孰若默而息焉,以俟其无可如何之一候乎!”
……
“不悱而发,是终无由悱也。若因不发而悱,亦事之未可料者也。不悱而发,是终无由悱也,若因不发而悱,亦事之未可料者也。学者日望吾之发而自思之,悱乎未也。愤勿但咎其不启,不发为也。”
洋洋洒洒数百字,不到半柱香的时间,林晧然便写一篇锦绣文章写好。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按着以往的习惯,将写好的草稿纸放在旁边晾晒着,又是继续做第二道题。
第二道题:“逸民伯夷叔齐。”
林晧然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却是抬头朝着明远楼望了一眼,刚好看到一个身穿三品官袍的官员站在护栏前,不由得无奈地笑了笑。
广东乡试归为南京礼部主持,而这次派遣的主考官规格很高,竟然是南京礼部右侍郎尹台,一个清流的典范官员。
这道题并不是正统的四书题,但却是比较合理的截搭题,出自《论语·微子》,全文是:“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
这虽然是一道截搭题,但题义很清楚,意思是:古今被遗落的贤人有伯夷、叔齐。伯夷和叔齐被世人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独行其志,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被孔子所称颂。
只是这题放在乡试这里,似乎有着别样的含义。
现在的朝廷以严党而尊,那些自谬为的清流官员却纷纷流放于南京,这位南京礼部右待郎怕亦是借着这次乡试的机会,要发一下牢骚了。
“有逸于商周之际者,民之望也”
林晧然自然是遵循着孔圣人的思想,对这两个隐士进行大大地夸赞。不管这里会涉及到什么样的政治斗争,这都跟他无关,他只需要专心答题,考取举人的功名。
巨富从摆地摊开始 成了救赎文的女主 七零军婚:一家子极品我最缺德 唱歌的非主流穿越 三年期限已到,他一剑重振族风! 我的蜻蜓小姐 异人妖传 重生后就别太正常了 横推武道:从八部金刚功开始 本草新纪元:一个中医少年的传奇 说好铁布衫,你练成大日金身? 吾为洪荒法祖 吾戏神巅 穿书后大佬人设崩了 死神?请叫我南无加特林菩萨! 黄山飞羽传 阎王下山 仙侠李顺良传 我给大明送终 明天下小说
自从村子里出了个杨小宝,乡村生活开始丰富了起来。比如帮马寡妇家里打打旱井。帮美女丽丽赶跑追求她的流氓。帮隔壁雪梅婶婶治愈多年不育的顽疾。帮村里修通了通往镇上的大路。乡亲们,姐妹们,我杨小宝来了!...
毕业前夕,苏西晏为了舍友卷入了一起非科学事件,在追查过程中意外成为了地府公务员。小本加铁链,工资加福利,公务员的生活美滋滋,就是任务的意外多了些。减肥的骨粉,诡异的人偶师,墙壁中响起的鬼来电,可...
穿入儒林外史世界,成为年轻时代的范进噫,我中了!...
B格简介风暴般的长枪划破天际,亡灵与狼群追随其后。悠远的钟声与冷冽的死亡如影随形。听到那晚钟之声了么?它在宣告汝之死亡。直白简介一个由魔女,女术士,吸...
有一个明星男朋友也真是甘苦自知,时刻害怕被偷拍,还得忍受一堆女粉丝索握手索拥抱,好不容易柳暗花明,却又有个苦情的前女友,她是一战到底,还是悄然退出...
关于天命禁忌在李老三死去的当天,他跟我说了三条禁忌,我没有遵守这三条禁忌,紧接着怪事发生,从此,我陷入了一场诡异而又离奇的阴谋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