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乐读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八百三十二章 报恩(第1页)

海西崖曾经是照应接济被流放的吴门故生的主力。

此事虽然是谢文载为主导,但他本身也是个流放官员,手里无钱无人,自己都还要仰仗表哥援手,他想要救人帮人,当然还是要请求表哥出力的。

而海西崖当时只想着,表弟年轻有才干,正该有大好前途,一时不走运遭了难,若能广结善缘,日后想回朝也能多点助力,于是便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其他被流放到西北的吴门故生。

那时候海西崖还年轻,身家也并不丰厚,在长安初来乍到,妻子娘家兄姐又嫌他官卑职小,对他颇为轻视。他很是吃了不少苦头,才能在维持自家生活之余,还能接济他人。不过,表弟谢文载是精明人,又有镇国公府周家暗中助力,受海西崖帮助的流放官员中,也有聪明能干的人,愿意指点他一二,或是帮着牵线搭桥,如此几年经营下来,海西崖身家渐厚,人脉渐广,再接济吴门故生时,就轻松多了。

表兄弟俩都没想到,吴门故生一遭殃就是二十多年。他们的派系领袖吴文安公明明还在朝任高官,手中也不缺权势,却愣是坐视门生下属在边疆吃苦,不肯出力救回一人。他为了稳住女儿的后位,讨皇帝欢心,提高外孙立储的可能性,硬生生将自己最忠实的追随者都舍弃了,以至于自家遭难时,满京城都找不到几个真心为他鸣冤的高官来。等他一死,吴门派系立时分崩离析。若不是后来皇帝想要找人制衡孙阁老,重新起用吴门故生,后者的大多数人只怕都要在穷乡僻壤葬送一生了。

可即使遇到再多的不顺与挫折,海西崖对流放西北的吴门故生的接济,还是坚持下来了。

他本人又是个温和性子,给人老实巴交感。表弟谢文载也是个温文尔雅的人,但因着年少得志时被恩师背刺,刚流放到西北那几年,也曾有过愤世嫉俗的时候,后来才慢慢磨平了性子。相比谢文载,海西崖脾气更好,与人为善,接济流放官员时,姿态放得很低,不会让任何人感觉心中不适。因此,他在吴门故生圈子里的人缘,只怕比表弟谢文载还要好一些。

谢文载还会与同样倒霉的小伙伴们因为政治、文学等各种观念不和产生冲突,海西崖却是从不跟任何人吵架的。他只会给这些不幸遭难的流放官员们提供坚固温暖的居所、能保证温饱的三餐、足以抵御西北严寒的衣服被褥、天寒时节充足的取暖设备与柴火,还会在他们病倒时找来靠谱的大夫和好药,尽可能帮助他们熬过艰难的岁月。哪怕有些犯官们家族背景强大,不需要他的帮助,也能在西北过得好,他也能告诉他们的家眷,该如何打点关系,该如何避免犯忌。因此,无论犯官们处境如何,海西崖都能为他们提供切切实实的帮助。

除去不幸死在流放期间的吴门故生以外,能活着熬到遇赦的人,对海西崖都心存感激。流放期间,他们也会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报他,或是减轻他的负担,或是指点他做官做生意,也有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替他牵线搭桥的。因此海西崖为了能留下来照应众人,放弃了好几次升迁的机会,甚至一路从长安退到甘州、肃州,就为了护着他们不受孙家迫害,他们对海西崖也更加敬重了。哪怕海西崖出身寻常,没有过人的才学,他们也认为他是有大毅力的真君子。

吴门故生遇赦起复后,大多数人回到了家乡,也有人回朝起复为官。当时海西崖还在瓜州,路途遥远,联系不便,他与众人几乎断了联系,直到后来调回长安,才慢慢恢复了书信往来。每年,海家都要收到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故人书信。虽然海西崖一再婉拒故人帮助,只一心替陶岳陶阁老办事,谋取仕途上的进步,可这并不会让吴门故生们心生不悦,反倒越发钦佩他的品行高洁了。

如今海西崖即将入京为官,那些已先一步入朝的吴门故生们,嘴上不说什么,暗地里却没少互相串连,认为报答恩人的最佳时机已经到了。

海西崖年老,进京后估计也干不了几年,就要告老,会重新起复,也是为了给儿孙后人保驾护航。既如此,吴门故生们但凡是有余力的,都要捧他一把,总要让他致仕得风风光光,即使日后终老田园,也始终受人尊敬,不会有任何人敢轻视怠慢才好。

他们暗中商议着要如何行事,只跟陶岳陶阁老探讨,却不跟海西崖以及与他同住的谢文载、曹耕云和陆栢年等人提一个字,就怕海西崖这位真君子又要拒绝大家的好意了。在海西崖还不知道的时候,他在京中的住处,进京后的官职和共事的同僚,以及立功受赏的机会,连着义子、亲孙日后的仕途功名,都有人安排好了。大家都拿定了主意,过去蒙他恩惠,安安稳稳地渡过了最艰难的流放岁月,如今,他们也要让恩人安安稳稳地走完仕途的最后几年,不用操半点心才好。

陶岳收到好友谢文载的来信,前去劝说礼部尚书改主意,也曾利用了海西崖的名头,提前从众位吴门故生处得到他们的亲笔书信,拿去给礼部尚书看。后者再固执,看到同派系的其他人都支持八皇子,不赞成自己的主张,又如何能坚持下去?没有了支持者,他的主张再正确,也不会有实现的那一天,反倒有可能会赔上自己的政治生命。因此,他只能不情不愿地松了口,不再阻止皇帝立八皇子为储了。

没人告诉海西崖这些事,就连陶岳,也没透露半点风声。可海礁是谁?上辈子他曾经是锦衣卫最好的密探之一,这辈子又经历了不少事,见识手段都有了进步。他本就有心在京中打探消息,留意着两辈子的差异,寻找着可以借力的门路。那些曾经与海家交好的吴门故生们有所动作,又怎能瞒过他的眼睛去?

他探明了吴门故生们的打算后,心中感动,立刻便在信里全都告诉了祖父。

别人要报海家的恩,海家也该心里有数才是。不能糊里糊涂地坏了人家的盘算,更不能得了好处还卖乖。

海西崖看了信后,沉默了许久,心中十分感动,又有几分惶恐。

他当初帮人,真的没有别的想法,纯粹是想替表弟广结善缘。没想到表弟对仕途失去了信心,不肯起复回朝,反倒是他自己得以沾光,即将走上从没想过的道路。

京城里,有什么在等着他呢?

海西崖心情复杂,又有些不好说出口的期盼。

他入了仕途,怎会没想过出人头地呢?原以为能在五品郎中任上致仕,此生便已心满意足。如今他才知道,其实他还是有贪心的……

他告诉孙女:“爷爷老了,一旦进京,便是入了繁华名利场。那是爷爷从未见识过的地方,兴许哪天便会昏了头,做出糊涂事来。好孩子,你一向聪明又冷静,若是看到爷爷犯蠢了,千万记得要提醒一声,别让爷爷丢了一世英名……”

海西崖曾经是照应接济被流放的吴门故生的主力。

此事虽然是谢文载为主导,但他本身也是个流放官员,手里无钱无人,自己都还要仰仗表哥援手,他想要救人帮人,当然还是要请求表哥出力的。

而海西崖当时只想着,表弟年轻有才干,正该有大好前途,一时不走运遭了难,若能广结善缘,日后想回朝也能多点助力,于是便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其他被流放到西北的吴门故生。

那时候海西崖还年轻,身家也并不丰厚,在长安初来乍到,妻子娘家兄姐又嫌他官卑职小,对他颇为轻视。他很是吃了不少苦头,才能在维持自家生活之余,还能接济他人。不过,表弟谢文载是精明人,又有镇国公府周家暗中助力,受海西崖帮助的流放官员中,也有聪明能干的人,愿意指点他一二,或是帮着牵线搭桥,如此几年经营下来,海西崖身家渐厚,人脉渐广,再接济吴门故生时,就轻松多了。

表兄弟俩都没想到,吴门故生一遭殃就是二十多年。他们的派系领袖吴文安公明明还在朝任高官,手中也不缺权势,却愣是坐视门生下属在边疆吃苦,不肯出力救回一人。他为了稳住女儿的后位,讨皇帝欢心,提高外孙立储的可能性,硬生生将自己最忠实的追随者都舍弃了,以至于自家遭难时,满京城都找不到几个真心为他鸣冤的高官来。等他一死,吴门派系立时分崩离析。若不是后来皇帝想要找人制衡孙阁老,重新起用吴门故生,后者的大多数人只怕都要在穷乡僻壤葬送一生了。

可即使遇到再多的不顺与挫折,海西崖对流放西北的吴门故生的接济,还是坚持下来了。

他本人又是个温和性子,给人老实巴交感。表弟谢文载也是个温文尔雅的人,但因着年少得志时被恩师背刺,刚流放到西北那几年,也曾有过愤世嫉俗的时候,后来才慢慢磨平了性子。相比谢文载,海西崖脾气更好,与人为善,接济流放官员时,姿态放得很低,不会让任何人感觉心中不适。因此,他在吴门故生圈子里的人缘,只怕比表弟谢文载还要好一些。

谢文载还会与同样倒霉的小伙伴们因为政治、文学等各种观念不和产生冲突,海西崖却是从不跟任何人吵架的。他只会给这些不幸遭难的流放官员们提供坚固温暖的居所、能保证温饱的三餐、足以抵御西北严寒的衣服被褥、天寒时节充足的取暖设备与柴火,还会在他们病倒时找来靠谱的大夫和好药,尽可能帮助他们熬过艰难的岁月。哪怕有些犯官们家族背景强大,不需要他的帮助,也能在西北过得好,他也能告诉他们的家眷,该如何打点关系,该如何避免犯忌。因此,无论犯官们处境如何,海西崖都能为他们提供切切实实的帮助。

除去不幸死在流放期间的吴门故生以外,能活着熬到遇赦的人,对海西崖都心存感激。流放期间,他们也会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报他,或是减轻他的负担,或是指点他做官做生意,也有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替他牵线搭桥的。因此海西崖为了能留下来照应众人,放弃了好几次升迁的机会,甚至一路从长安退到甘州、肃州,就为了护着他们不受孙家迫害,他们对海西崖也更加敬重了。哪怕海西崖出身寻常,没有过人的才学,他们也认为他是有大毅力的真君子。

吴门故生遇赦起复后,大多数人回到了家乡,也有人回朝起复为官。当时海西崖还在瓜州,路途遥远,联系不便,他与众人几乎断了联系,直到后来调回长安,才慢慢恢复了书信往来。每年,海家都要收到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故人书信。虽然海西崖一再婉拒故人帮助,只一心替陶岳陶阁老办事,谋取仕途上的进步,可这并不会让吴门故生们心生不悦,反倒越发钦佩他的品行高洁了。

如今海西崖即将入京为官,那些已先一步入朝的吴门故生们,嘴上不说什么,暗地里却没少互相串连,认为报答恩人的最佳时机已经到了。

海西崖年老,进京后估计也干不了几年,就要告老,会重新起复,也是为了给儿孙后人保驾护航。既如此,吴门故生们但凡是有余力的,都要捧他一把,总要让他致仕得风风光光,即使日后终老田园,也始终受人尊敬,不会有任何人敢轻视怠慢才好。

民国:卧底成了军统大哥  权力巅峰:我从基层步步布局  异型女王进化手册  怡情绝恋  奔日  摄政长公主/权谋天下+番外  (大太监同人)重生安德海  (还珠同人)还珠格格之画心  (傲慢与偏见同人)[傲慢与偏见]初次印象+番外  顶级溺宠  重生八五,离婚海钓养娃赚翻了  奔日之童婚  怡诺千年  公主成群,赘婿家里放不下了  吾家小妻初养成+番外  怀了继承人后,她恃崽而骄  重生巨星之宠翻天+番外  小妻大妾  极道,至阳武者  四时花开:还魂女儿国+后年纪事+番外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农家小娘子

重生农家小娘子

现代警校霸王花许娇穿越成好吃懒做,人人讨厌的农家女。有宠女成魔的亲娘,一大堆的穷困潦倒又难缠的家族成员,还有一个超级腹黑且不待见她的未婚夫!这日子咋过?不能过,也要过。看许娇改变自己,变成真善美代表,全村的村花,带领大家走上种田致富的道路!撕X斗极品,能打能杠,能撩夫如果您喜欢重生农家小娘子,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重生八零:韩少,强势宠!

重生八零:韩少,强势宠!

训练场上,韩瑾盛不断给乔容加任务,乔容报告,请求全队一起加训!在一群新兵惊恐的目光中,韩瑾盛挑眉,你体力好,继续训练。其他人,不行。乔容,是,保证完成任务!晚上,韩瑾盛关了灯,媳妇,我来验收白天的加训效果。重生前,乔容被贱男渣女毁了人生,重生后,那个总想着和自己生人。推荐自己包月完结文女王驾到总裁,快来撩!...

重生之大劫难时代

重生之大劫难时代

2095年地球环境承受不住污染发生了一次为期三年的饥荒劫难,所有植物的存活率只能达到半分之十五,动物更是存活的少之又少,就连仓库里粮食也多半发霉不能食用。王美娜重生回到了劫难开始的三个月前,她带着一个时不时漏雨下雪的破烂空间打算改变前世的境遇!只是这个痞子军官那里来的?没事总找茬做什么!走开啦,人家喜欢暖男么(第二...

农门老太重生记

农门老太重生记

石老太死了,又活了,她咧着干涩的嘴笑了,笑着笑着,眼泪就留了下来,流进嘴里,苦咸苦咸的,一如上一世的人生,今生,带着萌娃扭转乾坤,拼出一个未来!如果您喜欢农门老太重生记,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亮剑:别装了,就是你李云龙干的

亮剑:别装了,就是你李云龙干的

孔捷老李,别装了,你昨天是不是把鬼子的票号给抢了,既然兄弟发了财,那我多多少少也得沾沾光。李云龙他娘的,那真不是老子干的丁伟老李,别装了,我听说你最近又收编了一个伪军师的装备李云龙你说什么这事我怎么不知道?旅长李云龙,你快点把昨天抢鬼子的军马给我送一半到旅不来。李云龙我的老旅长,你饶了我好不好,你这样和地主老财有什么区别,我是真没抢鬼子的军马八路军老总李云龙,你小子最近干的不错,打掉了观摩团,现在又在平安县城打出了咱们八路军的气势,不错不错。李云龙老老总喂喂喂喂李云龙正准备开口解释,老总一脸满足的挂断了电话。他娘的,这到底是谁干的。委员长阎长官纷纷将李云龙视作隐患。筱冢义男调动派遣军全面围剿晋西北,目的就是为了将李云龙部一举剿灭。老子发誓这些事真不是老子干的。李云龙彻底抓狂,没想到一不小心就成了挡箭牌替罪羊。而真正的始作俑者正在排兵布阵调集百万大军,收复晋西北。云天,你他娘的带上老子好不好一朝穿越,变成李云龙的结拜兄弟李云天。如果您喜欢亮剑别装了,就是你李云龙干的,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