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乐读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6章 商鞅变法二(第1页)

秦孝公虽然也属“变法派”,但他是主持人只可公正的裁判,没有辩论权。他的右边,依次坐着公孙贾、公子虔、甘龙、杜挚等“反对派”,个个摩拳擦掌、左顾右盼、信心十足,杀气腾腾地摆出一副围攻的架势;左边却只有商鞅自己,未免显得人单势孤。秦孝公有些担忧的看了他一眼,他却是神色自若,略带微笑,竟不因形势的严峻而有不安。

公子虔是秦孝公的堂兄,官拜太傅,宗室贵族,位高望重。按新法,儿孙们将有沦为庶人的危险,仅这一点他就不能接受,听着儿子嬴飞的哭诉更是火冒三丈:胡闹!让天皇贵胄的后代去跟小兵们抢头争功?太掉价了!有个一差二错,碧血染黄沙,不能让人忍受。于是便与公孙贾等日夜讨论,研究如何击溃“新法”,坚决捍卫老祖宗给留下的风水宝地!并决定在发起攻击时,由他首先开炮。当然他们不能把发难的理由设定在维护个人利益,而要找一个大题目。

公子虔先干咳了一声,然后才倚老卖老的教训商鞅:“你听说过吗?自古圣人不更改人民的风俗生活习惯,智者依照历代相传的法令治理国家,‘礼、法’都是古代圣贤制订的,你有何德何能?就敢轻易抛弃,另搞一套什么新法?年轻人,不要肆意妄为,还是谨慎点儿好!”说完,用力吐口痰。这哪里是“大辩论”?简直就是“大批判”。

商鞅自有办法迎战,你既然抬出“古”来进攻,我就从“古”上还击:“太傅所闻,确是渊博,但不知所见的古代典籍史书有多少?

历代‘礼、法’确都是当时圣贤制定的,却非沿用至今、一成不变。

上古伏羲、神农,对人民只教育、不诛杀;黄帝、尧、舜则教而后诛之;夏启变‘禅让’为‘父子相传’,汤、武革桀、纣之命。

他们都是今人称颂的圣贤吧?既然前代圣贤制定的法令政策已经尽善尽美,为什么后代圣贤却要有所变,用新的来代替呢?

就同一国来说,周文王尚为殷之臣,周武已代商而王天下。虽是父子,然出于不同的时代,能沿用同一‘礼乐’吗?

现在齐恒、晋文及我穆公,无不依时制礼,国事定法而称霸于诸侯。事实证明:从来就没有沿用至今的古‘礼、法’可供后人遵循。相反,随着世易、时移,‘礼、法’都必须因时而变,所以‘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这些书籍上都明确记载,请太傅回去多读点儿书,看看我这个年轻人说的对不对。

至于人民的风俗生活习惯,更是在不断的改变,否则,您为什么不像上古人那样裸身体茹毛饮血,而是衣锦玉食呢?”

正在闭目养神的公孙贾大概受到商鞅的启发,而在想像公子虔光着屁股的样子,不禁扑哧笑了,公子虔以为他是在笑自己吃了败仗,更为尴尬,瞪了商鞅一眼,却没再反驳。

太傅头一炮就被闷住了,上大夫甘龙迎难而上,接住商鞅的一句话,另行破题:“摆事实好嘛,我秦国自穆、康以来,一直是因民而教,不劳而功;据法而治,吏习民安。事实证明,秦国已如此经过了几百年,不也挺好吗?你又何必标新立异搞‘变法’?实乃不明智也!”

对他就不必太客气:“甘大夫只说对了一半,因循固有的工作方式,官吏确实可以‘不劳’,却没有‘功’成,依照旧的法令条框一成不变;官吏们虽然熟谙顺手,民却未必得安宁。

‘功’是什么?最大的功是让国家强大!但在旧体制的保护下,已形成无作为的惰性:为官者尸位素餐,只求享乐;做吏的巧取豪夺,吮食小民。上下因循守旧,举国暮气沉沉,不图进取,随遇而安。试观:关东已尽用铁器,遍地沃野;而秦农还在以石耜耕种,致使关西大地,千里荒芜,所产之粮,不足半年之食;所收之税,不能足官吏俸禄。如此,国家能富?兵力能强?百十年来,秦的疆土无尺寸之扩,反被人夺去河西重地,攻下函谷要塞,您还有脸吹什么‘功成’?

说到‘民安’更令人齿寒,丰年尚衣食不足,啼饥号寒,一遇灾难,饿殍遗路,百姓困于贫穷,铤而走险;豪绅邑蓄私兵,争斗不断,请问甘大夫,这就是您所谓的‘民安’?

世俗人由于惰性,大都愿意生活在习惯势力的荫庇下,只求眼前得过且过;所谓‘学者’也只局限于能够符合世俗意愿的事理表层,缺乏远大高深的目光。跟这些庸人不可能讨论如何改变、制订‘礼、法’的大事。所以,总是由聪明睿智的圣贤制订‘礼、法’,而愚蠢无知的顽冥,只能遵照执行,被礼法所控制!

坦率的说,甘大夫,既然你死抱着‘因民而教、不劳而功、据法而治、吏习民安’这种僵化的观点不放,就说明您属于那种为‘礼、法’所制的愚民,不够资格参加今天的讨论!”

这一番淋漓尽致的痛骂,其实把所有“反对派”都给包括进去,秦孝公听得高兴,不禁叫了一声:“好!”便问:“谁还发言?”

按预定,该轮到杜挚,他被商鞅的利口骂的胆怯,却又不能缄口无词。事先打好的底稿不忘也拿不出了,只得绕个圈子以退为进:“大良造言之有据,证明‘礼可更,法可变’也就罢了,但臣听说,得不到十倍的效益,就不更换工具;得不到百倍的效益,就不改变方法。农、工细事尚且如此,国家的根本大法,自然更得考虑变后的效益了,您提倡‘变法’又能给国家带来多大好处?请指教不敏。”

商鞅一笑:“汤、武立新而为王,桀、纣循旧而丧国。可见,变法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您自己计算一下,其利几何?”

太子驷的老师、太师公孙贾年过七十,没有精力参加这种“舌战”,坐在这儿也只起个助威壮胆的作用,眼见己方一个个铩羽败退,自己不好光看热闹一言不发,可事前原以为不必他上阵即可大获全胜,所以没准备发言稿,仓猝临敌,只能哼出一句:“反正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对这位老先生必须尊重,但对这句反对“变”的核心又必须驳斥:“请允许臣讲个小故事:一个楚人趟水过河,在浅处留下标识,回来时因山洪暴发,河水猛涨丈余,他却仍然按旧标识处下水,结果当然要被淹死。

当今之世,周天子已徒有虚名,诸侯纷争,互相吞噬,非你死即我活,不但与尧、舜时相差万里,和我穆公当年也不可同日而语。此即‘河水猛涨’,若仍‘法古、循旧礼’,何异于楚人之按旧标识、涉新水?与‘变法’相比,您认为哪个是‘走邪路’犯错误?”

为了顾全公孙贾的面子,商鞅没有尖锐地抨击他,但一个“小故事”也讲得他哑口无言。

秦孝公长长的轻吁了一口气:没有人也没能力再阻止“变法”了!商鞅在这场辩论中取得胜利,又进一步为“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更加坚定了他专任商鞅推行新法的决心。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新法”颁布后,在城、乡民众中却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应,因为普通百姓看了,都认为给“平民”的好处太多,肯定是一纸空文,不相信上边能按说的那样兑现,老百姓受的骗太多了。

为了取信于民,商鞅让人在行人密集的城北门竖一木杆,并宣布:谁能把它扛到南门,赏十金。

围观的人不少,但都觉得这根木杆并不重,扛到南门路也不远,事微而赏重,很可疑,说不定又是哪位大老爷想拿个傻小子寻开心,才做这个“套儿”逗着你往里钻。

小伙子们耸耸肩,互相观望,无人应聘。

商鞅并没意识到这一点,觉得自己被“凉了台”很不高兴,派心腹到人群中想看看是否有“反对派”在暗中捣鬼,听到群众的议论后,心中有了主意,立即在城楼上自报家门,高声宣布:“秦大良造鞅喻示:有将此木扛到南门者,立赏五十金,令出必行,言而有信!”

话音刚落,人群中就像开了锅的水,沸腾喧哗:“娘呀,五十金!我干二年也挣不来哩。”“二年也花不完哩。”“买两头牛哩!”“够我大娃娶婆姨啦!”“省心吧!十金都扯蛋,五十金不更是西北风?”人人都眼馋,却又都观望不前。

偏有个说话结巴的楞小伙子走到木杆前:“扛、扛就扛,大不了白跑几里路,也累、累不死人!”一手举起放在肩上,大步开走。

中国大多数人的心态是:“不为祸始,不做福先”。遇到没经历过的事情,在前途未卜的情况下,极少有人敢做第一个,然而,一旦这“第一个”挺身而出,便又都急切的想看到充当“第一个”的结果,所以那个楞小子的后边,闹哄哄的跟了千余人。

那小子大步如飞,很快便跑到南门,把木杆朝墙上一靠,用破衣襟擦着汗,仰脸朝城门大喊:“扛、扛来啦,开、开赏吧!”

围观的人群也跟着乱哄:“开赏啊!”“开赏吧!”尽管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喊几嗓子只是为了寻开心,逗着玩儿。

商鞅早已赶到南门等着,既然有人扛,他就要把这幕喜剧指向高潮,以达到预期效果。

他在城上先摆摆手,示意安静,但秦人此时还没习惯于绝对服从权威,并不理睬他,仍然乱嚷乱叫乱起哄,卫士们只得冲出城,连打带吆喝地维持秩序,看起来“权威”还是得有武力做后盾才能绝对树立。

直到完全安静后,商鞅才用手一指那个小伙子:“他,服从政令,是良民,应该受赏,按约定,立赏五十金!”

早已准备好的两个卫士,把用红帛包着的小箱抬出,当众点清,付给小伙,楞小子乐蒙了,站在箱子前傻呵呵的不知说什么好;现众们也一时蒙住,屏止呼吸静静的望着这做梦也见不到的奇迹……

商鞅的声音更为凝重:“尔等看到了吧,我令出必行!只要服从国家政令,能得到的好处,比这五十金,还不知要多几十、上百倍!”上千人立即齐呼:“服从!”……如滚滚雷声,震撼着黄土大地,“权威”是由“权力”树起,却又得由物质利益辅助才能巩固、延续。

逆世盛宠:凰后重生了  [反系统]谁敢攻略朕  穿成女主闺蜜怎么办  上船  大总裁,小仙女  假婚诱爱,腹黑总裁太撩情  腹黑陆少轻点撩  心有迷鹿  亿万宠妻:男神101℃深吻  我的相公是厂花  古饰物语  抗战侦察兵  精灵之神奥之主  天师归来  精灵之从头再来  九宵仙途  星辰诀  名门公敌①谢先生,晚上见!  又见1982  贫道有礼  

热门小说推荐
我娇养了未来帝君

我娇养了未来帝君

1V1双洁架空男主篇后世记载,大晋平南王黎津骁勇善战,征战沙场数十载,开疆扩土,抵御外敌,后来更是令大晋一跃成为诸国之首。殊不知,多年前的平南王,年少时还在上京西城的奴隶市场等买主。一次偶然的相遇,奴隶摇身一变,成了公主护卫。公主殿下待他是真的好,派人教他武功,亲自教他识字,甚至当着他的面,一刀砍下别人的脑袋,告诉他只有强者才能赢得尊重,才能保护弱小,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小护卫明白了,参军杀敌寇,灭诸国,终成一代霸主,转身还将公主殿下压在了身下。女主篇镇国大将临终托孤,失踪三年的姜未眠得以帝王养女身份入京。都说她一介孤女,腿还瘸了,不过得了皇帝庇佑,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怎料,灭了处月的是她,打破世家霸权朝政的是她,国法改革,推行女子入学入仕的还是她围绕在这位孤女身上的事迹可谓数不胜数,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她和她身边那位小侍卫的秘事。姜未眠本以为自己只是买了个听话且好用的工具,万万没想到,工具人居然以下犯上,翻身欺负到了她头上,既然如此,那就再送你个皇位。#本文以搞事业为主#不是姐弟,男主比女主大,前弱后强,大狼狗属性如果您喜欢我娇养了未来帝君,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灵气复苏从武侠开始

灵气复苏从武侠开始

射雕大唐沧海,诛仙灵气复苏,从武侠世界开始!如果您喜欢灵气复苏从武侠开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我契约妖灵啦

我契约妖灵啦

选择题请问电气鼠所释放的电流,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听力题请问刚才你所听到的叫声,是何种妖灵发出的?画图题请画出木系妖灵光合作用时的碳循环图看着试卷上的一道道陌生题目,江一帆表示自己很懵逼。明明只是上课打了个瞌睡,为什么醒来后就穿越到了这么一个平行世界?这些被称作妖灵的神奇生物又是什么?标签御兽宠兽宠物召唤。如果您喜欢我契约妖灵啦,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下堂春锦

下堂春锦

才子佳人的话本最是不可信。上一世的姜姝就是话本看多了,恋上新科平民状元样貌,一朝嫁娶才发现家有原配,堂堂侯门嫡女落得为人平妻。爱女惨死,生无可恋,一身荣耀却为她人做嫁衣裳。重来一世,看她下堂妇重为闺秀,只是红罗昏帐,重生回洞房花烛夜是怎么回事。洞房花烛,滚出~她要休夫!如果您喜欢下堂春锦,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

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

她,隐门特工,精格斗,擅暗杀,却意外穿越到将军府四小姐身上。狠毒大娘,心机二娘,活活把她抽死,扔入乱葬岗。恶毒皇子蛇蝎女,斯文败类,一个个都要弄死她?她冷眼轻笑知道什么叫死都是奢侈吗?穿越而来,如果您喜欢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丞相大人不好撩

丞相大人不好撩

谢虞欢这辈子做的最疯狂的一件事就是在自己还是皇贵妃时在亲妹妹的洞房夜里睡了新郎。新帝登基,怀中抱着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她将是朕唯一的子嗣。群臣惶恐,皇上,万万不可啊。而孩子的生母却无人知晓。后来,帝王身边多了一个女子,传闻那女子疯癫无常。她在声色犬马的乱世步步为营,从少年将军到两朝为后。她的一生,堪称传奇小剧场月黑风高夜,正是撩人时。某女伸着纤纤玉指轻轻划过某帝的前襟,媚眼如丝,吐气如兰,皇上,臣妾不比奏折好看?某帝正襟危坐,凤眸微眯,怀孕了也不老实?夫君~某帝抱住某女往龙榻走去,今晚你上,我下。如果您喜欢丞相大人不好撩,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