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推荐新书《砺刃》,书号1013328,以过12万字,现代军事小说,以特种战争,代理人战争为主。兄弟们,推荐票都砸到新书上去吧。
为《海魂》争取最后一个月的月票了,兄弟们,冲啊!
****
唐历二十九年五月四日,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人类正式进入了核时代,也就是原子能时代。帝国首都时间当日下午五点正,世界上第一枚核爆炸装置在帝国西北部的孜勒库姆沙漠爆炸成功!
当强烈的闪光出现的时候,即使带着深墨色的眼镜,谈仁皓仍然感到眼睛一阵刺痛。接着,一股巨大的火球升上了天空,火球在上升的时候不断的翻滚,不断的扩大,颜色也逐渐变岸,最后成为了一片巨大的,蘑菇形状的云团。
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当时谈仁皓绝对没有说出“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之比辉”这句泰戈尔的诗句。那些关于这句话是谈仁皓说出来的都只是流言,而且是不真实的流言,谈仁皓并不喜欢文学,更不可能喜欢印度文学,当时他连泰戈尔是谁都不知道呢,又怎么可能念出泰戈尔的诗句呢?至于到底是谁念出了这句诗,谈仁皓也不知道,他当时除了听到不断的惊叹声之外,就没有听到有哪个人吃多了没有事做,在这种时候念什么狗屁诗句。
当时,核爆炸装置是设置在高88米的一座铁塔上的,也就是说,引爆高度是88米。为了测量爆炸威力,以及测算爆炸后产生的各种能量,实验现场附近布设了大量的探测仪器。爆炸后两个小时,第一支测试队伍进入了爆炸区,架设爆炸装置的铁塔几乎完全被融化了,而周围的地表甚至出现了大量的石英晶体,这足以证明爆炸时的温度有多高。而谈仁皓他们所在的观察所距离爆炸点的位置大概是12公里。爆炸后产生的地震波,以及强风是在闪光过去后几十秒与几分钟后到达的。幸亏科研人员已经考虑到了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做了良好的防护措施,不然的话,包括谈仁皓在内,以及当时几个以秘密身份前来观摩试验的帝国军政要员都将受到伤害。
但天晚上,谈仁皓这批观摩人员就被送回了科研基地,而负责测试爆炸效果的科研人员还在爆炸现场附近继续忙碌着。如果说以前谈仁皓还在怀疑原子弹的威力,以及觉得潘泽康的话多半是在吹牛的话,在他目睹了核爆炸之后,他就不再有任何的怀疑了,这肯定是人类历史上威力最大的炸弹,是人类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单件武器,比起原子弹,那些在战争中出尽了风头的先进武器就只能算是小儿科了!
三日后,谈仁皓拿到了一份爆炸测试效果的复印件,随即就乘坐飞机离开了科研基地,直接返回了帝国海军司令部,他的新任务就是把实验结果汇报给甘永兴与聂人凤,至少要让已经收到了部分消息的甘永兴与聂人凤知道整个实验的过程,而谈仁皓作为实验的见证者,他的话是最有说服力的。
根据帝国的政府记录,这次实验爆炸的威力大概是15000吨tnt当量。政府在相关记录方面是比较少的,主要的实验数据都是绝密文件,至今仍然没有公布。这也有情可原,在后来帝国进行的数百次核实验中,最多就是公布实验爆炸当量,而绝不会提到更详细的数据。其他的有核国家也一样,即使在核技术的神秘棉纱已经被摘下来的今天,核实验的具体数据仍然是严格保密的。
最重要的是,这次核实验当时并没有被立即公布。五月份,在薛希岳与其他国家首脑进行会议的时候,他也收到了消息,随即只是向德国与波斯帝国的首脑透露了唐帝国已经拥有了一种可以毁灭一座城市的超级武器,而没有提到是什么武器。
这点点透露就已经足够了,当时德国与波斯帝国也有自己的核武器研究计划,而且这两个国家的元首也都拿到了本国科学家提交的报告,知道能够毁灭一座城市的炸弹指的就是原子弹。毫无疑问,薛希岳这一点点透露,对后来的国际局势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不说别的,当时德国与波斯在对美作战态度上的巨大转变,就与此有关。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国家当时还没有核武器的实际经验,对核武器的真正威力还不太了解,更不清楚唐帝国到底制造了多少枚原子弹。按照最简单的思路,如果唐帝国手里有足够多的原子弹的话,那么战争会在几个月之内结束,而且肯定是以美国的无条件投降而结束。
薛希岳是在回国之后才了解到更多的信息的,而他当时下达的第一条命令就是,尽量完成原子弹的实战化工作,同时尽快制造出几枚可以用于实战的原子弹,而不是停留在实验的基础上。首相的这道命令对当时的科学家起到了很大的鞭策作用,因为就在此时,“盘古计划”的科学家还在为到底要不要进行第二次实验而争论不休呢。
在完成了第一次核装置的爆炸实验后,科学家们收集到了大量的数据,特别是对原子弹爆炸之后能量的释放方式有了比较准确的掌握,从而可以基本上确定要使原子弹的破坏效果达到最大程度的理想爆炸高度。而实验装置本身采用的就是“枪式”爆发结构,因此该引爆方式的可靠性也得到了证明。
接下来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原子弹的小型化,以及根据投弹方式做的一些改进设计。
小型化工作最为重要,当时引爆的实验装置中达50多吨,就算是取掉上面的一些不必要的设备,其重量也超过了轰炸机的承载能力,而且体积更是大到连地面运输都不可能。而按照要求,要用“鹏”式轰炸机投掷原子弹的话,那么其重量就得控制在9吨以下,而且最好控制在5吨左右,这样轰炸机才能够达到最大作战半径。同时,原子弹的外型尺寸最好能够控制在弹舱可以容纳的范围之内,最大尺寸不能够超过轰炸机停在地面时,弹舱顶部与地面的距离。也就是说,原子弹要具有实战使用价值,就必须要完成小型化工作,不然就最多只是拿来吓唬人的实验装置而已。
原子弹的具体结构设计也很重要。不说别的,气压高度引爆装置就必须要做到足够的精确。当然,以原子弹的威力,就算引爆高度高一点,或者是低一点,对其破坏效果也没有太大的影响,而最关键的就是可靠性,绝不能因为引爆器出故障,让原子弹在投下后根本就炸不响!
运载工作的改进问题也很关键。现在已经确定由“鹏”式轰炸机来投掷原子弹,而且设计原子弹的工程师也已经保证,肯定可以让原子弹装到轰炸机上去。问题是,轰炸机肯定要根据原子弹的外形进行改进,而且其内部结构,特别是弹舱结构也要改进。比如普通“鹏”式轰炸机的弹舱内就设有两条并排的炸弹挂架,可以挂十几枚,甚至是几十枚炸弹,而在投原子弹的时候,只需要挂一枚炸弹,而且炸弹挂架的承载能力要高得多,就得对弹舱的承力结构进行调整。
飞行员的问题并不大,麻烦的是,现在科学家知道原子弹的威力有多大了,那么怎么保证投下了原子弹之后,轰炸机能够逃出爆炸杀伤范围,而不是被原子弹给干掉呢?高空投弹是唯一的解决办法,这样炸弹落下的时间会更长,飞机也就有更多的时间逃出危险空域。可这仍然不够,必须要给原子弹装上减速降落伞。
投弹的精度也有要求,当时负责该项目的陆航将领要求轰炸机飞行员能够在8000米的高度上,将炸弹投到一块篮球场大小的靶子上去。这个要求就有点过头了,说白了,原子弹那么大的威力,就算是投偏了一点,对其杀伤效果也没有什么影响吧。只是负责投掷原子弹的部队是帝国最精锐的战略航空兵飞行员,对其要求自然就高得多了。
可以说,在首相的直接命令下,各项工作的速度都加快了不少,只是当时薛希岳还没有决定是否立即使用原子弹。毕竟罗云冲的战略轰炸已经取得了非常显着的效果,“橙色作战”也已经全面拉开,只要美国出现饥荒,那么战争也会很快结束,有必要在这最后的时刻用上原子弹吗?
科学家可没有管这么多,当时“盘古计划”的科学家利用首相的支持,不但在加紧做好原子弹轰炸的准备工作,还积极的展开了另外一项研究工作。
原子弹产生巨大威力的基本原理是重核在裂变的时候会损失质量,而质量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可是在第一次实验爆炸之后,科学家们发现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裂变对核材料的利用效率相当低。当时20公斤的铀235实际上只损失了不到1克的质量,也就是说,核材料的利用率不到两万分之一。这是核裂变的一个天生的缺陷,毕竟重核在裂变成轻核的时候,损失质量只占到了原子核质量的很小一部分。那么,有没有别的办法来提高核材料的利用效率呢?科学家们想到了另外一条途径,那就是核聚变!
核聚变的作用原理与核裂变一样,也是利用物质的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时候损失质量产生能量,只是其作用方式完全相反,核裂变是重核裂变为轻核而损失质量,而核聚变是轻核聚变为重核而损失质量。当时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证明氢院子的同位素氘与氚都会在聚变的时候释放出核能,而且其释放核能的能力是裂变的千倍以上!
实际上,在研究原子弹的时候,科学家们就已经注意到核聚变时释放出的能量要大得多,只是在经过了理论计算之后,科学家们不得不暂时放弃了核聚变方面的研究,原因只有一个,要使轻核聚变成重核,需要上亿度的高温,而当时是没有任何人为手段可以达到这么高的温度的。也就是说,不可能通过人工的办法实现核聚变。
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科学家们找到了火种,通过测试,原子弹爆点的温度完全可以引发核聚变。也就是在第一次核实验装置爆炸之后,就有科学家提出,用原子弹作为雷管,引发核聚变,制造出一种威力更大的炸弹来。
当然,要制造出氢弹(这是后来的称呼),绝不是理论计算那么简单的事情。当研究深入下去的时候,很多问题就逐渐暴露了出来。不说别的,氘与氚都是气体,而气体的密度是相当小的,而要提高密度,就要设法将氘与氚变成固体,而这就需要零下200多摄氏度的超低温,而当时是没有办法长期保持这种低温的,因此,要制造出氢弹,在没有取得技术突破,或者是找到别的办法之前,那不比登天容易多少。
对科学家来说,最缺的实际上还是经费的问题。“盘古计划”的目的就是要制造出原子弹,而且当时还没有第二个国家制造出了原子弹,因此当原子弹试爆成功后,帝国就不会继续为“盘古计划”投入资金了,科学家也就没有办法继续开发出威力更大的氢弹。也正是如此,当时很多科学家就借用“盘古计划”还没有正式终止的机会,开始着手进行了氢弹的研究工作。
最主要的问题是,首相当时没有决定是否使用原子弹,可以说,使用原子弹本身不止是军事问题,还是政治,外交,甚至涉及到了道义问题。如果可以不使用原子弹就击败美国的话,那么为什么要使用呢?可以说,薛希岳的犹豫也是有道理的。只是有一个问题,当时初了薛希岳之外,几乎所有参与了“盘古计划”的人员都想知道原子弹在战争中的实际威力。也就在这个时候,一封由200多名“盘古计划”的主要推动者联名的信件送到了薛希岳的办公桌上。(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href="target="_blank"class="linkcontent">,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超懒小农民 生存在白垩纪 近身兵王 快意情仇录 喜乐田园:至尊小农女 老婆送上门 玉堂酱园 天极轮回 重生之太子党 奸臣(作者:轩辕波) 幸福那么多 女扮男装的我在线拍GV 启禀千岁爷:您家王妃又跑了! 种个校草当老公 最强霉运升级系统 在逃娇妻重生记 我死了,你高兴吗[快穿] 夕阳警事 帝女泽兮 最后一个驱鬼道士
若干年以后,看着在她家饭桌上狼吞虎咽大嚼特嚼的前修仙者徐闻,夏晴偶尔也会回想起,她请他吃汉堡顺手把他捡回家的那个明媚的夏日。纯爱日常文,单女主,高甜预警。如果您喜欢渡劫失败的我只好去蹭饭,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逃命的安定侯嫡长女,被人一板砖拍的脑震荡,等醒来,成了农家小媳妇。外面危机重重,怕小命不保,席杳觉得,马甲不能掉,死也不能掉为了不被赶走,努力的席杳一不小心就成了周家的团宠,个个都护着她。从小定亲却没看过新娘子的周戎被老丈人勒索,连赶考的银子都被剥削了,娶了个病怏怏的媳妇,想着一定要人家知道,他不想娶的,所以,好是不能好的,绝对不可能好。为了表示自己的立场,周戎冷言冷语,冷酷无情,然后发现,自家小媳妇,对家里奶娃娃都比对他好觉得小媳妇挺好的他,想着自己还可以努力努力如果您喜欢被迫嫁给山野糙汉后,她被团宠了,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谈了多年恋爱以为修成正果,没想到在民政局被放鸽子了。以为天要塌了,面前伸出一只手一起登记吗?两个从来没有交集过的陌生人一起登记结婚了。婚后的日子惊险又刺激,他妈说儿子,你们俩的成长轨迹完全不一样,是走不远的。她妈说女儿,他家看不上咱家,要不,算了吧?她问他要不要换个门当户对的?他说门当户对我说了算。如果您喜欢不晚刚刚好,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穿越火影,千明成为宇智波一族的庸才,沦为三战的炮灰,千明觉醒了开辟时间线的能力!时间线1成为九尾人柱力,尾兽玉填海平山!时间线2成为森之千手,木遁巨佛横推一切!时间线3成为月球大筒木,金轮转生爆无物不斩!千明能与任意时间线上的自己交替!灭族之夜,千明左眼轮回,右眼转生,木遁须佐套大佛还有谁想起舞!如果您喜欢在忍界开辟时间线,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开局破产之后,被老妈逼着去相亲。结果,相亲失败,却意外接到来自花女神的电话,让刘风去民政局帮忙领个证。绝世好男人系统开启获得初级好男人称号奖励身份,超级特种兵天龙。获得好爸爸称号奖励天赋技能,音乐之神。获得好丈夫称号奖励虎头平台全额股份。获得绝世好女婿称号奖励绝世好男人。回到家庭,可以母慈子孝如果您喜欢相亲失败,我被校花叫去了民政局,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关于我随机一下抽了个女号周灵是一个拥有逆天大运气的男孩子。30亿人的抽奖让他抽到了最稀有的黄金角色。可为什么是一个女孩子啊!还有一个金发萝莉!不是说好的逆天开局吗?怎么一出来就是一个小乞丐!!!...